而就在不久前,生鮮電商每日優鮮、易果生鮮也分別宣布通過無人貨架進軍辦公室下午茶市場,加之此前獲得美團創始人王興投資的猩便利,無人貨架行業的“百團大戰”似乎也即將打響。
無人貨架概念漸火
瞄準無人零售項目的創業者層出,這片藍海市場也被一眾互聯網元老級人物看好。領蛙日前發布消息稱,阿里早期員工,曾任阿里誠信通直銷總經理職務的桂強軍現已加入領蛙,并擔任COO。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桂強軍在互聯網行業有著豐富的履歷。
公開資料顯示,桂強軍于2002年加入阿里后,除擔任誠信通直銷總經理職務外,還曾被聘為阿里學院優秀講師、淘寶大學網商MBA講師、杭州網迷科技有限公司總裁、中國電子商務服務業聯盟副主席、杭州電子商務促進會副會長等職務。
對于加入領蛙,桂強軍表示,無人貨架首先是零售的生意,將來會是流量的生意。目前在一線城市,僅北上廣深的企業就在200萬家左右,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空間。
領蛙是2015年7月由胡雙勇創立,專門提供企業服務的互聯網公司。公司官網顯示,創始團隊多為阿里系出身,基于自行研發的云端自助便利店系統與配套物流服務體系,幫助企業實現零成本開通自助便利店,為員工提供休閑零食、飲料、水果、冷飲等日常需求。同時,領蛙還提供會議茶歇、節日福利禮包等定制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領蛙分別于2015年10月和2017年8月獲得天使輪和A輪兩輪融資,其中天使輪融資金額數百萬元,A輪融資數千萬元。
巨頭注資遍地開花
瞄準辦公室下午茶生意的無人零售項目說不上有多少創新,從自動販賣機問世,就已算無人零售的最初形態。隨著亞馬遜Amazon Go、阿里無人零售項目“淘咖啡”、居然之家怡食盒子(EATBOX)等先后亮相,零售巨頭涌入,無人零售概念才真正被大眾所關注,無人貨架作為無人零售中的一條分支,也吸引了更多企業的注資。
無人零售概念進軍辦公室下午茶市場的企業不止領蛙一家。9月4日,無人便利架平臺“猩便利”宣布獲得1億元天使輪融資;同日,辦公室自助零售企業果小美宣布完成超1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8月,生鮮電商每日優鮮內部孵化的無人零售項目每日優鮮便利購浮出水面;易果生鮮也于8月宣布,與哈米科技達成戰略合作,推進辦公室自助零售項目落地。
還有七只考拉、零食e家、小e微店等創業企業分散在全國各地。隨著零售巨頭和資本機構加碼,無人貨架的頭部戰役已打響。
突破傳統成本瓶頸
吸引零售巨頭和資本機構加碼的原因之一,在于無人貨架打破了傳統零售模式的成本桎梏。
一名便利店經營者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傳統便利店要考慮加盟費、裝修費、軟硬件設備費等成本,普通便利店前期投入要20萬-30萬元,如全家、7-11等連鎖品牌店可能要80萬以上。后期還有租金、人員工資、水電費、損耗等運營成本。其中店租和人力成本花費最高。如一線城市普通地段基本要2萬元/月。一家70-80平方米的門店至少配置4名店員,每月人力成本至少要1.6萬元。
對比而言,以辦公室下午茶為銷售場景,通過無人零售貨架進行銷售的企業基本不需要考慮上述傳統便利店的運營成本。領蛙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很多企業都是將領蛙的無人貨架作為公司給員工的福利引入,所以一般不需要繳納占地租金。
此外,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無人貨架企業入駐都不需要繳納“入場費”,而無人貨架的投放成本僅需要幾千元,省去了一大筆店鋪租金費用。
無人零售貨架的主要成本其實是在人力成本以及更多的隱性成本上。就人力成本方面,包括技術開發人員、供應鏈和運營人員等,每一個貨架的運維人員配比其實并不少。另外,訂單、庫存管理、補貨等后端開發其實是成本花費最高的。
場景創新尋找商機
辦公室下午茶的消費需求明顯,對無人零售貨架的研發也看似不需要太高的門檻,但在業內人士看來,想要搶占這片市場卻并不容易。公開報道顯示,華潤萬家與芝麻信用在2015年曾聯合推出Vango無人便利店項目,顧客購買商品后自助結賬,第一天店內實際銷售了1.67萬元的商品,但實際收到款項僅1.37萬元,營收損失近18%。此外,此前武漢地區的無人零售項目“用心點吧”,運營6個月后,公司發現開放式貨架導致貨損率居高不下,普遍突破10%,最嚴重的貨架達到39%。盡管當前更多的無人貨架研發企業瞄準的是辦公室這樣一個空間相對封閉的市場,但防盜、防損仍然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稱,無人零售是傳統商業的一種補充,是以通過無人技術降低運營成本為出發點,但目前部分無人技術并不成熟,實際運營成本并不低。電商行業專家、上海萬擎商務咨詢有限公司CEO魯振旺此前也表示,相較于在傳統超市中賣水果,運營商可以隨時補貨,并對產品品質進行實時把控,無人零售項目更像是一個“黑匣子”,更加大了對供應鏈管理的難度。胡雙勇坦承,辦公室無人貨架看似門檻低、誰都可以進入,但真正的難點在于規?;蟮木毣\營。
來源: 北京商報
上一篇 快消品B2B,就是一個渠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