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獨立鮮花電商平臺近幾年的融資規模和市場占比來比較,發展的似乎并不盡如人意。
鮮花電商:含著金鑰匙的差等生?
提到鮮花自然會聯想到美女,而鮮花消費市場中,女性用戶占到絕對的比例。據鮮花電商平臺Flowerplus花+數據顯示,平臺用戶群體90%以上都是女性,核心用戶群體是25歲至38歲的女性白領。女性、白領、高收入,這些詞匯放在一起,就讓人聯想到一個潛力無限的市場。
然而,中國日常鮮花消費需求尚處低位,整體市場的發展滯后,導致中國鮮花電商發展也受到制約。根據荷蘭花卉協會統計的數據,日本、美國等對鮮花沒有明顯偏好的發達國家,日常鮮花消費的比例達到30%、40%。相比之下,我國日常鮮花消費占比僅為5%。而一個國家鮮花市場的發達與否,日常鮮花消費占比起到關鍵作用。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中國鮮花消費需求驅動仍舊是節日、社交相關因素為主,而純粹的個人體驗式消費習慣并未真正的成型。
而在鮮花消費中,節日、社交等偶然性鮮花消費,占據地域優勢的鮮花店更勝一籌。而鮮花電商在幾年的發展中,對后端供應鏈要求較低的預售制訂閱式鮮花服務開始受平臺們青睞,各大獨立鮮花電商平臺紛紛推出相關服務。從艾瑞咨詢的數據上來看,規律消費用戶占比達到八成。也就說,各大獨立鮮花電商平臺主要的用戶構成,是占比5%左右的日常鮮花消費用戶為主,因此占到市場整體比例僅11.5%也就很好理解。
幾年前,據消費者隨手記賬后臺研究數據顯示,早在2014年女性花在“美”(服裝+美容)上的開支占到了月收入的近四成。鮮花作為裝扮生活之“美”衍生出的消費市場,本應該隨著國民人均收入指數級增長,然而2017年37.4%的增長率并沒有特別亮眼之處,尤其是在中國日常鮮花消費大幅度落后美日等國家的背景下,整體市場的增長緩慢,讓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鮮花電商交了一個不算及格的答卷。
近年來,研究鮮花電商存在的困境,后端供應鏈問題與前端服務問題似乎是制約其發展的兩大重要原因。
物流、品質、習慣:是發展不利的真正原因嗎?
去年4月,愛尚鮮花新三板掛牌上市,其公開轉讓說明書中自曝出的“刷單”,揭開了整個行業的尷尬。據信息顯示,自2013年-2015年7月期間,愛尚鮮花共刷單26萬筆,刷單費用支出175.46萬元,刷單產生的虛假收入累計三千萬元。而其他獨立鮮花電商平臺因從未公開相關數據,背后真正的市場滲透率究竟有多高讓人憂慮。
為何面對潛力如此巨大的鮮花市場,鮮花電商發展起來卻舉步維艱?從生鮮電商發展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橫向分析,似乎仍舊是老三難:物流、品質與習慣。
物流問題:鮮花作為農產品、非標品與觀賞品,導致鮮花對后端供應鏈要求極其嚴格。物流過程中,需要高標準的冷鏈體系,這樣才能保證從存儲到運送整個過程中的品控。而且,鮮花保鮮時間較短,使得物流損耗占比非常之高。愛尚鮮花公司總裁鄒小鋒曾算過一筆賬,一枝產自昆明的鮮花成本5毛錢,運送到北京售價往往會高達10元。也因物流負擔昂貴的原因,造成了預售制訂閱式鮮花服務成為市場主流。
品質問題:而造成鮮花電商地位尷尬的另一個影響因素,就是當下備受用戶吐槽的鮮花品質問題。在艾瑞咨詢統計的數據來看,對鮮花電商較滿意的用戶占比僅36.8%。作為其他商品這一數據并沒有太大問題,作為觀賞性質的鮮花,不足四成顯然是非常糟糕的較滿意占比。
習慣問題:更為嚴重的是,用戶鮮花消費的線上購買習慣的缺失。如近日速途研究院《2017Q1鮮花電商行業報告》中顯示,預計2018年鮮花市場銷售額將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而鮮花電商交易規模則不過346億元人民幣。可見鮮花消費,已然被線下花店牢牢把持。
從Alexa網站流量數據中也能窺測一二,野獸派官方網站日均瀏覽量領先于同類鮮花電商,為3.14萬?;c時間日均瀏覽量為1.96萬,而ROSEONLY、Flowerplus、宜花、愛上鮮花官網的日均瀏覽量均不過萬。相比龐大的鮮花消費人群基數,幾大獨立鮮花電商平臺的日均流量非常可憐。
以上,則是鮮花電商發展至今的老三難,然而這些并非是鮮花電商發展不利的真正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源,還在于鮮花電商過于依賴O2O行業行之有效的燒錢思維,而忘卻鮮花消費背后,比價格因素更關鍵的情感驅動因素。她經濟中影響女性消費的諸多元素中,“取悅”比低價更能打動女性的錢包,而各大獨立鮮花電商平臺似乎并未意識到這一點。
真正的鍋:鮮花定位應是生活方式而非商品
鮮花與生活息息相關,除了節日、社交外,改善生活品質才是鮮花消費最大的潛力所在。而從艾瑞咨詢的報告里我們看到,真正因為改善生活品質而初次消費的占比僅為17%。而搶奪線下市場的服務到位、方便、價格優惠等原因占比達到48%。原有的鮮花市場由于花店地域分散性質,很難產生一家具備大眾影響力的品牌。而鮮花電商由于平臺性質,在這方面顯然擁有巨大優勢,卻因為過度重視價格戰而喪失了這一機會。
梳理鮮花電商各平臺幾年來的營銷策略發現,大多圍繞數據、知名度、促銷來布局,鮮有目標明確的品牌化的動作。無論是愛尚鮮花的刷單制造漂亮數據,還是Roseonly囊括張亮、楊洋、汪峰、吳亦凡、吳奇隆、李晨等明星矩陣宣傳推廣,及Flowerplus“限時0元秒殺,新品爆款直降50元”的促銷活動等。相比當年京東以正品、快物流迅速做出品牌,崛起為阿里之外的電商第二極,各大鮮花電商平臺對自身該如何定位,并切開鮮花市場這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行業共識。
2016年1月,馬云現身成都星巴克員工大會表示,星巴克不僅僅是一杯咖啡,是一種生活態度;淘寶也不僅僅是網購,是一種生活。人只有在購買商品時才會計較價格,而在把消費當做享受生活時,品牌所營造出的情感氛圍,才是打動消費的關鍵核心。而鮮花作為純粹的觀賞性商品,在合適的價格內其所帶來的“愉悅”感才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
然而由于繼承O2O各兄弟行業的價格戰思維,許多鮮花電商平臺不惜犧牲品質來降低成本,顯然緣木求魚,未能切中鮮花消費用戶的真正痛點。大量的資本涌入,行業卻呈現整體的低迷,原因出在了這些平臺自身之上。
相比喝咖啡,鮮花消費其實更應是一種生活方式消費,因此平臺品牌所蘊含的理念,是否符合消費群體的價值觀,非常重要。所以說,導致現在鮮花電商懷抱著金鑰匙發展卻不溫不火,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鮮花電商平臺將自己定位在線上買花的平臺,而非兜售一種生活方式的供應商。相比沒有章法的燒錢,也許他們最該學的是農夫山泉那句“我不生產水,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作者:師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