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靈獸君在某水果連鎖企業的APP上下了一個外賣訂單,
59分鐘送達的口號和滿89減20元的優惠券讓人心動不已;
然而,下單半小時后,訂單仍處于待配送狀態……
“因為沒有配送員搶單,我們門店也沒法配送,您再等等吧!”
面對這樣的回復,我因為該企業一貫的產品好口碑,忍了……
一個小時之后,再次致電門店,結果并沒有什么變化。
無奈只能取消訂單。關鍵的來了!
無法在APP上取消訂單,
也不能打電話門店方面取消,
只能微信客服取消……
故事說到這里,大家肯定會說,下樓買點或者不吃不就好了~
好吧,我承認,鉆牛角尖的時候誰都拉不回來,
更何況如此炎熱夏日,沒有西瓜怎么能愉快玩耍~~~
于是,打開美團外賣,還是這個水果連鎖的同一家店(距離靈獸君3公里),
下單1分鐘,30分鐘送達。
如此鮮明對比的讓靈獸君果斷卸載上述企業的APP。
由此,靈獸君不禁在思考,到底實體商業自建的APP到底有沒有價值?那么多看起來很美的APP到底會不會死亡?而平臺的意義又是什么?
01
分析這一問題之前,靈獸君請大家先回答幾個問題:
1、你的手機上有幾個購物APP?
2、你曾經卸載過哪些購物APP?
3、你為什么卸載這些APP?
當你回答了這幾個問題或許再來思考實體零售企業自建APP為什么處于尷尬境地更加容易和深刻。
點燃一個人,無非是用錢,無非是用榮譽感、用成就感。企業或消費者也一樣,在到店行為落寞的這幾年,另外一些到家或外送,卻覺得這是最好的時光。
最近這五年,
實體零售從觸電到融合,
走過了艱難歲月,也走來了“新零售”的好日子。
線上線下開始講融合,講合作,講體驗。
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實體零售自建的APP能夠跑贏通路?
并非如此。
據美國專業app調查分析公司Apptentive公司報告顯示,全球近9成零售商自建APP被棄用。國內更是如此,在此,靈獸君就不一一點名了,太得罪人~~~感興趣地可以去iOS的APP Store里看下下載數據或者其他相關數據報告。
而對于上面的調查問題,其實靈獸君跟大多數人一樣,
淘寶、京東肯定有一個,美團、大眾點評、餓了么也會有一個,曾經有亞馬遜、1號店、聚美優品等,后來都卸載,原因不外乎產品價格、配送、服務等。
而很多實體零售企業過去幾年里花費巨資開發的APP,現在都處于瀕死狀態,沒人樂意下載,或者用戶活躍度底,也沒人維護更新,留之不忍棄之可惜非常尷尬。
02
或許一開始,理想很美好——最大限度地接近用戶和數據。
毋庸置疑,這一點是肯定的。
自建APP,首先可以比較完整地收集到用戶的數據,從而完成用戶的數據分析,和畫像描述,為后續的營銷與銷售行為作出指導。
那么,自建一個APP到底需要多少錢呢?
天真的靈獸君曾經一度認為,買個網頁和APP模板,然后再回來修改一下就可以了。可惜,結果就像淘寶買家秀和賣家秀那樣天差地別。
一般而言,一個購物APP在開發人員主要分為:架構師兼后臺開發1名+安卓系統開發1名+iOS系統開發1名+產品經理1名+前端開發1名+設計師1名(前期可能需要4名,后續在陸續補全),假設產品上線期3~6個月。
那么人工成本6個月保守估計就是(6000+1500+1000)*4*6=204000元;
設備成本,包括4臺電腦+2部測試手機(安卓和iOS),4000*4+2500*2 =21000元;
其他成本,包括服務器、域名、商標注冊、logo設計等投入,約為20000元。
這已經接近25萬,還不算辦公場地的房租水電等。
APP上線之后,還會產生市場、財務、地推、物流配送、技術升級等人員費用。
如果按照埃森哲的算法就是:
1、店鋪成本:店鋪成本可能占實體零售商銷售額的15%以上,而電商銷售的店鋪成本為零;
2、供應鏈:供應鏈成本通常占實體零售商銷售額的2%-3%,占電商銷售額的10%-15%;
3、信息技術:信息技術成本通常占實體零售商銷售額的1%,占電商銷售額的4%。
很多人想著做一個自己的APP,然后發現節省店鋪成本,提升線上銷售的同時,各項其他成本也在飛速增長。
另外,消費者購物習慣更可怕。阿里、京東、美團等幾億、幾十億砸出來的購物習慣,傳統零售想要改變或者扭轉,這個投入就先讓人卻步。且,這也不是一天養成的,餓了么花了8年,京東花了十三年(2004年上線京東多媒體),淘寶更久……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顯示,6月份APP的市場滲透率,手機淘寶一家獨大,為50.8%,日均活躍用戶(DAU)為1.78億;排列第二、第三的分別是京東和唯品會,為17.5%和 15.1%;DAU方面,京東達3645.7萬,唯品會為1703.8萬。
對于實體零售的APP而言,市場競爭環境顯然不會留下過多的競爭時間。只能說,大家在同一個行業,但并不在同一條船上。
03
那么,APP 從無到有除了成本,還會經歷哪些呢?
(1)官網。雖然PC端正在衰落,單官網仍然是讓用戶最快了解你的定位和產品的渠道之一。一般企業都會有,或者微信公眾號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2)用戶協議。用戶注冊使用你的產品,你跟他之間有什么樣的權利和義務。雖然大部分用戶并不關注,但是你背后跟律師或者法務的溝通環節一樣都不能少。
(3)種子用戶。一個購物APP問世之后,還要思考第一批的用戶從哪里來、怎么組織管理。
相比很多純電商企業,實體零售企業本身就擁有很多會員或用戶,會員打通并不困難,如何讓進店用戶心甘情愿下載APP是很多實體零售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4)基礎數據上報規劃。一款APP發布之后,需要收集什么數據來優化、調整產品設計,思考產品方向。本身有著數據基礎的實體零售對這一問題也不需要太過糾結。不過,對于線上用戶的分析,并滿足他們的需求,將線上線下結合才是實體零售企業最終需要解決的問題。
(5)UI設計與交互標準制定。如何讓APP看起來舒服、符合消費線上購物習慣,首先需要保證UI/交互在一致性上沒有問題。
(6)后臺管理系統。如查看數據還是內容管理,后臺管理系統必不可少。
(7)APP。一般一個APP都會經過多次優化,因此密切觀察,根據用戶反應和實際需要作出調整。
還是以前文提到的APP為例,不能取消訂單,無法即時聯系到門店(還需要微信客服給聯系方式)、退款不能實時到賬(微信和支付寶支付需要1~7個工作日)都會給消費者帶來很不好的體驗。
04
再來說說用戶。其實對于消費者而言,線上購物最終接觸的其實是配送員和產品,而對于商家而言,接觸的都是數據,如果不是自建物流,想要達到所謂的,“最大限度地接觸用戶”很難。
首先來計算一下,自建物流配送團隊的成本。
據相關機構測算,若一個城市的日配送量少于600單,自建物流的配送成本為每件13~15元,顯然企業將無法盈利;若日配送量增加到10000單,每件的配送成本可降至2元以下。
面對一系列數據,靈獸君只能呵呵了。當你沒有足夠的交易量的時候,有沒有金主爸爸大力支持,自建物流根本就是天方夜譚,即使是3公里范圍的送貨。
因為你有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外賣平臺。他們在各個網點擁有者眾多的配送員,并承諾30~40分鐘到達。顯然,很少有門店能達到。除非門店人可羅雀,員工都去送外賣了。
極光大數據的報告還顯示,截至今年4月,美團用戶規模達2.6億,大眾點評為1.1億,餓了么為5700萬,百度糯米為3300萬。DAU方面,餓了么4月份日活達380萬,同期,美團外賣為220萬,百度外賣為87萬。
對于這樣的數據,實體零售的競爭力又在哪里?
常言道,用戶在那里,生意就應該在那里。最新數據顯示,移動端用戶已占互聯網網民的90%。超過8億的移動互聯網用戶,超過7億的微信用戶……如此龐大的互聯網用戶市場,傳統企業非常想去擁抱。
電商想法設法的打通線上線下,實體商業也在削減腦門擠進互聯網。因此,借助微信、淘寶便利、京東到家、外賣平臺,多渠道全面融合互聯網正在成為大趨勢。
為此,在上述水果連鎖企業的微信公眾號,靈獸君就看到這樣的推送:
第一條:自建APP營銷活動,送券。
第二條:跟幾大外賣平臺之一合作的營銷活動,滿減。
第三條:拼團營銷活動,到店自提活動。
由此來看,其實實體企業也在通過各種手段接觸用戶,提升銷量。
不得不承認,隨著各項數據的公開化,入駐各大平臺,帶來的數據和信息其實已經足夠你分析商圈和消費者習慣。
從這一點來看,永輝似乎很”聰明”,進駐京東到家,從而實現到家和O2O 業務的開展。先撇開二者資本層面的合作,這樣的做法似乎更加經濟劃算,讓永輝騰出手去優化產品供應鏈。
不過京東到家在外賣戰隊中的聲音正在逐漸消散。永輝是否需要考慮一下其他的合作伙伴還是自建的永輝生活APP呢?
北京華冠則借助小程序和微信商城開辟了另一條道路,利用微信這一社交平臺打造購物場景。
05
隨著以外賣為基礎的即時配送體系的成熟,給了原來不具備配送能力的商家提供了拓寬市場和銷售的機會。
其實,外賣本質上其實是一個勞動密集型,低毛利的行業,前端是大量的配送員,后端是各種系統,比如派單、CRM管理、物流配送優化等。
然而,它日益變成一個綜合性的入口,就像淘寶一樣,是個大平臺,用戶可以在上面解決多種需求,而不僅僅是某一商家或某類商品。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女性更愛O2O,各大APP的女性用戶占比都接近或超過60%。年輕人更愛外賣。25歲~29歲的用戶在美團、大眾點評和餓了么的占比中都超過1/3。
靈獸君也不得不承認:當去門店的人們老去了,被互聯網教育的新一代,除了產品質量、價格以外,隨著電商的發展,配送、服務、售后等都開始變成影響消費者的重要因素。
消費者在變得“懶”又挑剔的時候,傳統零售業如何“輕快高效”的實現互聯網+,成為當下零售商共同思考的課題。
就像新聞,也在經歷報紙、網站、門戶網站、今日頭條、朋友圈等個性化渠道的轉變。
對于女孩子來說,穩定的具體表現就是,“淘寶收貨的默認地址幾年都沒改了”。而對于企業而言,或許,逐步上升的銷售和利潤才是穩定的具體表現。
當下的環境,除了門店的位置沒變,其他好像都變了。這時候單一地守著一個APP,或許只能如《雙城記》那個著名的開頭那樣,““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來源:靈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