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預估全球B2C跨境電商營業額將于2020年達到近一萬億美元,年均成長高達27%;全球跨境B2C電商消費者總數也將超過9億人,年均增幅超過21%,中國是其中最大的市場。
由于跨境電商物流涉及到跨越國境的倉儲、運輸、配送、計稅等諸多環節,專業的跨境電商物流企業必須具備完善和高效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包裹運輸過程中的高效性,便捷性,以及低成本性。
所以目前跨境電商物流主要有幾種模式:
國際快遞
國際快遞模式,指的是四大商業快遞巨頭——DHL、TNT、UPS和聯邦。這些國際快遞商通過自建的全球網絡,利用強大的IT系統和遍布世界各地的本地化服務來達到快速投遞跟優質服務。
可惜價格非常昂貴,對于跨境電商來說,只有在客戶時效性要求很強的情況下,才會對高價值商品使用國際快遞派送。
國際小包
使用香港小包或者新加坡小包到俄羅斯和巴西等地,普遍的送達時間在40天到70天之間,雖然價格非常便宜,但是這么長的配送期嚴重制約了跨境電商賣家的發展。
其次,國際小包有明顯的尺寸限制,要求在2KG以內,單邊不超過60cm,三邊之和不超過90cm,而且小包在符合尺寸與重量限制下,不計算拋重。
另外,很多包裹出境后就往往無法追蹤。物流發達且語言較為方便的英美澳等國稍微好一些,一些小語種國家以及物流行業極不發達國家,就算拿到單號也未必能夠查詢到包裹的投遞信息。
所以,國際小包的包裹難以實現跨境全程追蹤。
專線物流
專線物流走的是特定的路線,一般是通過航空艙方式運輸到國外,再通過合作進行目的國的派送。專線物流的優勢在于其能夠集中大批量到某一特定國家或者地區的貨物,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
因此,其價格一般比商業快遞低。在時效上,專線物流稍慢于商業快遞,但比郵政包裹快很多。
市面上最普遍的專線物流產品是美國專線、歐洲專線、澳洲專線、俄羅斯專線等,也有不少物流公司推出了中東專線、南美專線、南非專線等等。
在任何正常的商業貿易中,都不可避免的存在退換貨問題。電商的退換貨率更是由于其特殊的交易性而更加高。
然而,無論是國際快遞,國際小包,亦或是專線物流,都難以支持賣家提供退換貨服務,主要因為跨境物流時間長、反向物流成本高、雙海關查驗和繳納關稅等問題。
自建海外倉儲物流
對于大型的跨境電商來說,自建海外倉儲物流可以幫助跨境電商賣家提升購物體驗以及降低物流費用。
根據ebay市場調研,目前月銷50萬美金以上的跨境電商大賣家中,55%的想自建海外倉儲物流;月銷百萬美金以上的賣家中,這一比例甚至達到69%。
自建海外倉儲物流的好處是能夠較為靈活的調整經營規模,加上企業基于自身業務統一開發的國內和境外的物流倉儲信息化系統,使得國內國外業務之間的銜接較為順暢,且效率高,出錯率低。
然而,自建倉的風險與成本很高,涉及的關務、法務、稅務等問題也比較繁瑣。如果銷售量未達到運費折扣度,沒有規模優勢,可以選擇租賃海外倉等模式;一般大賣家會選擇定制倉,超大型賣家會布局海外自建倉。
截止到2016年底,自建“海外倉”的賣家中有81%在美國有倉庫,50%在德國有倉庫,37%在英國有倉庫。有“世界超市”之稱的中國最大小商品市場所在地義烏,去年設立海外倉17家,面積達3.6萬平方米,還成立了跨境電子商務海外倉聯盟。
然而,對于中小型跨境電商,采用自建物流的方式會嚴重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進行戰略聯盟是其優質的選擇。
很多中小型跨境電商通過聯盟形式在國內外設立多個倉儲中心,聯盟企業在海外買家下訂單后將包裹集中到國內倉儲中心,統一向國外倉儲中心進行運輸,由海外配送中心根據收貨人信息進行最終配送,這種“共同配送”的運輸方式可以大大降低企業成本。
海外倉儲服務
2017年3月5日,在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跨境電商”作為政府工作重點被格外提出來,同時被提及的還有“海外倉”:“要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
海外倉儲服務指為賣家在銷售目的地進行貨物倉儲、分揀、包裝和派送的一站式控制與管理服務。
確切來說,海外倉儲包括頭程運輸、倉儲管理和本地配送三個部分。
頭程運輸:中國商家通過海運、空運、陸運或者聯運將商品運送至海外倉庫。
倉儲管理:中國商家通過物流信息系統,遠程操作海外倉儲貨物,實時管理庫存。
本地配送:海外倉儲中心根據訂單信息,通過當地郵政或快遞將商品配送給客戶。
根據ebay2016年的《海外倉儲:跨境電商新型態》以及亞馬遜FBA(亞馬遜物流)數據,中國賣家通過海外倉儲產品銷售額,比2012年同期成長32%,在同種類商品中,從海外倉儲出貨的商品銷售量,平均是從中國直接郵寄發貨銷量的3.4倍。
此外,儲存在海外倉儲中的商品,平均售價比傳統直郵的同種類商品高出30%,雖然價格較高,但由于運送時間快,海外買家多重視速度大于價格,所以最終可將賣家的物流好評率提升30%。
由此可見,海外倉是跨境電商物流發展的重中之重。
選擇走海外倉模式,好處很多,讓賣家可以在線遠程管理海外倉儲,保持海外倉儲貨物實時更新,嚴格按照賣家指令對貨物進行存儲、分揀、包裝、配送,且在發貨完成后系統會及時更新、以顯示庫存狀況。
此外買家購買的貨物從本地發貨,更容易受海外買家的信任和購買率的提升,無形中讓國內賣家同本地賣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
在廣大中小賣家發現海外倉儲的優勢之后,他們迅速將跨境電商物流的重心做了些轉移,主要體現在:
對于上架期短,更新換代快,價值較高的商品(例如手機與其他高值電子產品),跨境電商賣家傾向于繼續使用直郵來減少在手庫存。
對于銷售上架期較長,更新換代不明顯,價值不太高,重量或者體積較大的商品(例如家用品,五金用品,花園器具,等等),大部分的賣家愿意甚至于樂意使用海外倉儲。
海外倉成為香餑餑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比如當地國家的稅務和勞工風險,2017年初,傳的沸沸揚揚的某個超級海外倉德國倉就是因為稅務風險關閉,給貨代跟賣家們造成了巨大損失。
跨境電商物流是物流業發展的一個新動力也是一個可觀的新利潤點,然而,跨境電商物流對物流企業的挑戰也是很大的,主要因為全球各地物流環境、海關情況都不一樣。
成本高、不支持退換貨、運輸及配送時間長、包裹無法全程追蹤甚至破損丟包、清關障礙法律風險……這些一直是跨境物流行業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
對于物流企業來說,海外倉建設可以讓自己完全掌握管理權、經營權和定價權。一些專注跨境電商的物流企業也在海外設立了分公司,這些物流企業開通專線集中攬收,展開租用自營海外倉項目。
與此同時,跨境電商物流企業需要準確定位客戶群;在對運價、時效性、安全性以及服務商的渠道做整體分析與規劃的基礎上,設計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明確列出各種收費項目以及計費方式,并且提供透明、合理、穩定的報價;對于整個跨境電商物流的全環節操作要盡量做到了如指掌。
只有了解了客戶跟市場的需求,跨境電商物流企業才能在跨境電商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來源:運聯傳媒